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海南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海南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楼市调控密集房企分化加剧 四季度融资需求仍然强劲

来源:房掌柜  整理 海南房掌柜  2018-12-11 10:38:33
[摘要]今年11月份,陆续有十几家房地产企业密集发布融资计划,整体资金规模超过千亿。

  今年11月份,陆续有十几家房地产企业密集发布融资计划,整体资金规模超过千亿。与此同时,由于海外发债比重上升,带动企业平均融资成本整体上行,创下近三年新高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由于当前房地产市场销售业绩增速普遍放缓,企业之间的规模竞争仍在延续,大小房企分化加剧,整个四季度房企的融资需求仍然强劲。

  11月份房企融资动作密集

  今年以来,房地产调控力度持续,很多融资通道受限,甚至有房企打出了“活下去”的口号。从下半年开始,合肥、南京、厦门等热点城市出现新房项目降价促销的现象,且折扣力度不断加大,凸显出房企在资金方面的压力。

  11月28日,弘阳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,拟发行于2020年12月3日到期本金总额为1.8亿美元的优先票据,年利率为13.5%。仅11月份最后2天,就有12家房企陆续发布公告,披露其近期融资计划或公告票据上市发行,累计规模近300亿。

  据Wind数据,整个11月份,房企境内外融资放量,涉及类型包括股份增发、优先票据、中期票据、公司债、可换股债券、超短期融资券、ABS等。其中,11月份房企境内发行债券523亿元,规模环比增长14%,同比增长112%;月内房企海外发行债券304亿元,环比增长263%,同比增长7%。

  全年来看,今年1-11月,房企累计境内发债5632亿元,同比增长66%;累计海外发债3220亿元,同比增长12%。

  11月份,房企与金融机构合作较为频繁,仅光大信托就和三家房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总额为400亿元,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与泰禾建立的总额200亿元的全面业务合作关系。

  公开消息显示,早在今年10月泰禾集团就与上海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,上海银行意向为泰禾集团提供总额最高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。加上此次与光大的合作,近两个月来泰禾已连续获得银行授信近400亿元。

  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一位分析人士指出,多元化的融资方式,加上与银行在各业务中的全面合作,能够助力泰禾各业务板块的快速发展,如养老、教育、金融等等,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。

  不仅是泰禾,当月正荣集团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也广受关注。正荣与中山证券和兴业信托分别建立了200亿元和100亿元的业务合作。上述分析人士认为,这些都表明在融资环境收紧的背景下,房企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,增加未来流动性。

  该人士进一步认为,11月多家房企的大额融资计划获批,从长期来看,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增长已经明显放缓,调控政策底部逐渐形成,因而近期政府对于房企发债的审批趋于宽松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的政策信号显示出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改变,决不会允许调控前功尽弃,因而,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,调控政策仍然会在底部运行,房企维持资金链“活下去”将会是这段时间的主旋律。

  融资难、融资贵已成常态

  美元债融资成本上行,但房企仍选择境外融资,主要是受国内融资环境趋紧和明年将迎来偿债高峰的双重驱动。

  据恒大研究院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2018下半年到2021年是房企债务集中兑付期,规模分别为2.9万亿元、6.1万亿元、5.9万亿元和3.4万亿元。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,集中在2015~2016年发行的公司债也将密集到期。同时,规模最大的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在未来4年集中到期。

  市场寒冬之下,房企纷纷推出救市方案。如减少拿地,谨慎出价;暂停多元化布局,退出一部分运营不佳、前景不明朗的业务;精简内部结构,控制成本甚至裁员。

  在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看来,11月房企发债获批数量和速度的“双升”,主要是为了解决债券到期问题,并没有增加现金流。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仍然严峻,流入行业的资金依然被严控,银行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仍处于零增长区间,房企自筹资金增速也趋于回落。

  另外,从三季度开始,房企已经进入偿债高峰期,发债筹资覆盖借新还旧尚且力有不逮。例如,尽管今年三季度房企债券发行规模达1759亿元,但当季到期债务为1381亿元,净融资额仅为378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855亿元大幅减少;10月1日至今,房企债券到期规模为1183亿元,截至目前房企债券净融资额为-250亿元。这也从侧面印证了2018年房企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的艰难局面。

  一家上市房企CFO坦言,今年的融资监管直接影响了房企的现金运转效率。近期公司在融资渠道方面有所扩展,融资压力有所下降,但企业资金面短期内不会出现变化。通过发债融资拿到的资金大多用于还债,在整个行业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基调下,大多数房企现金流承压。

  现金流意味着企业的生存血液,在规模竞争加剧的同时,负债高压和现金紧缺成为诸多房企首要改善的问题。

  以近期发行高息美元债的雅居乐为例,其净利润从2016年的22.8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60.25亿元,但201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68.87亿元,2017年下滑到29.53亿元,2018年上半年却成了-69.94亿元。

  不光是雅居乐,大多数房企这几年利润都在走高,现金流却捉襟见肘,且净资产负债率都处于高点,这些指标与房企的兴衰如影随形。不难看出,房企长期偿债能力已经开始出现下滑。

  为了加速资金回笼,开发商们不得不“挥泪大甩卖”。恒大在各地楼盘8.9折销售抢跑,万科在厦门(楼盘)选择了简化住宅装修促销出售的玩法,“首开万科白鹭郡”别墅,原价500万元,曾一口价278万元,直接腰斩;碧桂园位于上海浦东惠南的碧桂园南郡项目,开卖只有两个月,突然降价近30%。

  今年的这个冬天比往年更加寒冷。在这个过冬阶段,有的房企选择迅速转身,有的则还在奋力一搏,“稳主营、稳周转”成为了房企共同的选择。在多重利空政策频繁出台背景下,市场存在的风险不容忽视,如何准确把握资金配置,控制负债、增加现金流,是它们必须直面的挑战。

  四季度融资需求仍然强劲

  值得一提的是,房企上市融资热情同样高涨。11月,中梁控股于13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,而万创国际也于22日重新递交了上市申请,同时湖北房企奥山国际也计划在香港上市。截至11月底,在港交所等待IPO的房企有万城控股、银城国际、德信中国、海伦堡地产、中梁控股、奥山控股以及万创国际七家。

  “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,楼市销售逐渐放缓,而前期过度投资,导致房企融资诉求明显上涨。”中原地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,“从融资难度看,最近大部分房企融资成本虽然处于高位,但是龙头房企的融资成本维持在5%左右。对于这些企业来说,明显缓解了资金压力。”

  他认为,随着信贷市场的调控持续,2018年四季度,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仍然是融资。“2018年,虽然房地产企业整体销售业绩依然有望刷新历史纪录,但业绩涨幅逐渐放缓。在规模化竞争格局背景下,房地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。”

  与此同时,房地产企业的规模化竞争仍在持续。龙头房企的业绩规模直指万亿规模,千亿级别的中等房企也逐渐扩容。四季度以来,随着地方城市供地速度加快,房企普遍在土地市场拿地布局,土地储备的需要也进一步刺激了企业的资金需求。

 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分析师沈昕分析认为,房地产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,对资金有很强的依赖性,金融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。根据2018年三季度各项指标数据,截至三季度末,房地产金融环境指数仍然在“偏紧”区间。

 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金融环境指数的持续收紧,预计2018年四季度全国商品房年初累计销售面积同比增幅将保持稳中收窄,甚至转为负增长。沈昕认为,在此情况下,预计房价同比增幅仍将继续回落。

  风险仍在

  房企明年融资的大趋势仍然是银行信托、发债与项目融资。但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,未来地产债仍然有一定风险,行业马太效应愈加明显。一方面,地产行业明年还要迎来更严峻的债务到期高峰期,再融资压力大,针对房地产的融资政策不太可能有很大放松。另一方面,销售回款减少带来内部现金流的回落,地产企业资金链紧张的情形较难改变。

  近期,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化解信用风险,尤其是针对债务风险较高的民营企业,但这些纾困政策多次严厉禁止投向限制行业,包括房地产。因此,从政策层面来看,地产行业融资上的放松言之尚早。

  海通证券方面认为,未来地产债风险仍难消除,公司债的发债门槛已经较2015、2016年提高,对于主体评级受限的企业发债难度依然存在。“在过去几年透支了地产需求后,明年地产销量增速大概率还会向下,地产企业将面临内部现金流的持续弱化。”一名券商分析师如是说。

  阳光城集团执行副总裁吴建斌表示:“有些房企在境外发债,融资成本高达13%,给市场传递的信息是负面的。这么一个行业,13%的利息,等于这个行业没有生意可做了。”他认为,现有的融资成本,只能起到补充现金流的作用,很难真正解决企业的资金难题。

  实际上,今年涉及债券违约与破产的房企不少,比如中弘股份、新光集团、上陵集团、华业资本、大连金玛等。

  因此,在部外环境不利的情况下,房企未来只能增强内部输血能力,如加大营销力度,加快存量产品的周转,提高滚动开发的能力等。

  大小房企分化加剧

  业内分析指出,近期融资获批增多使得房企流动性压力趋缓;大型龙头房企当前流动性与偿债能力表现仍然稳健。未来一段时间龙头房企并购中小开发商的现象或逐步增多。不过,来自市场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,近期获得融资的仍以大型房企居多,而且境外发债的比例增加明显。

  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,房地产企业11月份发债总量546.5亿元,环比上月上升99%,结束了连续6个月下降的趋势。主要是本月境外债发行量较大,达285.1亿元,环比大幅增长419.3%,占比达到了52.2%。

  与此同时,11月份房企发债融资的平均成本为8.54%,达到2015年以来的单月最高水平。克而瑞方面指出,在融资收紧的情况下,房企融资成本不断增加,特别是境外债融资,当月房企平均境外债融资成本11.47%,较前10月境外发债成本6.45%增长5.02个百分点。其中,有3家企业发债成本超过10%。2018年1-11月房企平均融资成本6.32%,较前10月的6.06%显著上升,已超过2017年全年平均值。

  从具体企业来看,11月份融资总量最高的企业为中国恒大,融资额达194.2亿元,主要为其于11月6日和11月19日总计发行了四笔境外优先票据,共计28亿美元。当月融资成本最低的为万科A发行的一笔10亿元的超短融,利率仅为3.1%,此外,万科A发行的另一笔20亿元的中期票据利率也较低,仅为4.03%。

  由于房企整体逐步面临偿债高峰期,更多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道路并不通畅。11月5日,富力地产发布公告称,拟发行不超过8.06亿股新H股,此次融资额约100亿港元。对于募集资金用途,富力地产表示,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,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偿还公司债务、补充公司营运资金。

  事实上,今年下半年以来,房企并购整合频繁,有超过30家中小地方性房企股权和债券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挂牌转让。Wind数据显示,今年6月以来,上市公司共计发起了46起标的资产为地产行业的并购,披露交易规模达到489亿元。

  业内分析认为,这也体现了当前市场环境下小房企的生存现状:没有融资渠道,无力偿还债务,即便取得地块也无力开发,不得不退出市场。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指出,开发企业面临的是全国大行情,调控整体趋严未有松动,在市场降温初期,企业资金紧张。预计明年一些负债率高的房企资金问题将更加严重。“具体表现就是被迫卖掉大量股权,甚至有些会倒闭。”

    (房掌柜整理来自经济参考报、中国房地产报、21世纪经济报道)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黎燕霏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房地产收并购明显增多 百亿房企数量同比少了近一半
  2. 2多家房企半月内发短债拟募资44亿元 资金压力依然严峻
  3. 3特殊机会投资风口已来? 远洋资本再设6亿美元私募基金
  4. 4金地2021年利润总额下降21% 归母净利润94.6亿元
  5. 5加速风险出清 多家银行抛出房地产并购融资计划
  6. 6大悦城获100亿并购贷额度 并购资金“拿来易、用出难”?
  7. 7绿地控股选举张玉良为第十届董事长
  8. 8标普称116家房企今年国内债券到期金额约2300亿元
  9. 91月65城新房线上均价微跌 二手房挂牌均价微涨
  10. 10终究成了“小碧桂园”? 中梁把上市途中的物业公司卖了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